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高臺
高臺:瓜菜飄香產業旺 溫室生金鄉村興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2025年07月18日 15:48

分享到:

  中國張掖網高臺訊 瓜果蔬菜香滿園,溫室大棚變“金棚”,高臺縣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讓一座座溫室大棚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這幾天,南華鎮成號村的千畝蜜瓜產業園迎來了豐收季,一排排鋼架大棚內,一個個圓潤飽滿、紋路清晰的蜜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果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穿梭其中,采摘、搬運、分揀、包裝,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據了解,從選種、育苗到定植,合作社全程實行綠色栽培、科學化管理,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采用鋼架大棚垂吊種植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還讓蜜瓜充分接受陽光照射,進一步提升了口感和甜度。“從7月6日開始(采摘),一直持續到10月5日左右,畝產能達到7000斤左右,發往廣州、北京、鄭州。”果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理于亮說。

  在宣化鎮貞號村,10座嶄新的智能化溫室大棚內,西紅柿秧苗翠綠、果實累累,即將迎來上市。作為該縣今年首批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項目,這些大棚有效彌補了露地蔬菜的季節性短板,與供滬蔬菜基地形成優勢互補,有力提升了全縣蔬菜產業的錯季供應能力、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韌性。“基地建成后,與陸地蔬菜基地優勢互補,帶動周邊村136座溫室種植精品蔬菜,推動蔬菜產業全周期復合式發展。通過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基地年可銷售精品果蔬500噸以上,帶動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以上,有效解決本村及周邊近300名群眾就近就業,帶動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宣化鎮副鎮長寇繼峰說道。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今年,高臺縣立足資源稟賦,大力推進“牛羊菜果薯藥糧種”擴量提質延鏈增效行動,落實農作物制種面積21.72萬畝,其中玉米制種10.65萬畝,蔬菜等非主要農作物制種11.07萬畝。建成連片千畝以上綠色供港蔬菜、辣椒標準化種植、設施精品無籽西瓜等特色基地11個、總面積2.32萬畝;新建戈壁設施農業2230畝。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雷景韜 杜平)

  中國張掖網高臺訊 瓜果蔬菜香滿園,溫室大棚變“金棚”,高臺縣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現代設施農業,讓一座座溫室大棚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這幾天,南華鎮成號村的千畝蜜瓜產業園迎來了豐收季,一排排鋼架大棚內,一個個圓潤飽滿、紋路清晰的蜜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果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穿梭其中,采摘、搬運、分揀、包裝,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據了解,從選種、育苗到定植,合作社全程實行綠色栽培、科學化管理,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采用鋼架大棚垂吊種植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還讓蜜瓜充分接受陽光照射,進一步提升了口感和甜度。“從7月6日開始(采摘),一直持續到10月5日左右,畝產能達到7000斤左右,發往廣州、北京、鄭州。”果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理于亮說。

  在宣化鎮貞號村,10座嶄新的智能化溫室大棚內,西紅柿秧苗翠綠、果實累累,即將迎來上市。作為該縣今年首批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項目,這些大棚有效彌補了露地蔬菜的季節性短板,與供滬蔬菜基地形成優勢互補,有力提升了全縣蔬菜產業的錯季供應能力、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韌性。“基地建成后,與陸地蔬菜基地優勢互補,帶動周邊村136座溫室種植精品蔬菜,推動蔬菜產業全周期復合式發展。通過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基地年可銷售精品果蔬500噸以上,帶動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以上,有效解決本村及周邊近300名群眾就近就業,帶動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宣化鎮副鎮長寇繼峰說道。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今年,高臺縣立足資源稟賦,大力推進“牛羊菜果薯藥糧種”擴量提質延鏈增效行動,落實農作物制種面積21.72萬畝,其中玉米制種10.65萬畝,蔬菜等非主要農作物制種11.07萬畝。建成連片千畝以上綠色供港蔬菜、辣椒標準化種植、設施精品無籽西瓜等特色基地11個、總面積2.32萬畝;新建戈壁設施農業2230畝。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雷景韜 杜平)

編輯:鄭明圓
最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