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高臺
高臺蔬菜香飄萬里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2025年07月15日 16:31

分享到:

  中國張掖網高臺訊 晨光熹微,高臺縣南華鎮義和村的廣袤田疇早已蘇醒。華裕鼎盛農業有限公司的千畝基地里,鮮嫩的菜心、芥蘭在工人嫻熟的采收中堆滿菜筐。這些凝聚著祁連雪水與河西走廊陽光的蔬菜,經分揀、預冷、裝箱,即將跨越千里,次日清晨便能出現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每天穩定向上海發送約2000件貨品。”公司生產主管曾小留穿梭在菜壟間,身后是已收獲六成的第二茬蔬菜。通過整村流轉1600畝土地,采用水肥一體化與輪作種植技術,這里出產的精品蔬菜以每件80至100余元的價格熱銷華東市場。

  華裕鼎盛的繁忙景象,是高臺縣蔬菜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依托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獨特資源,這座河西走廊上的農業強縣,正將“菜籃子”工程打造成富民增收的“金鑰匙”。

科技賦能,戈壁灘上建起“綠色工廠”

  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科技的力量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7211畝智能溫室與2.3萬畝露地基地構成龐大的“綠色工廠”,130余臺先進農機穿梭作業,5處智能化育苗大棚為全縣輸送優質種苗。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測著4個示范溫室的溫光水氣,猶如為蔬菜生產裝上智慧大腦。

  “我們今年已引進85個蔬菜新品種。”縣經作站負責人介紹。從68個辣椒品種到13個葉菜良種,從集約化育苗到平作水肥一體化技術,科技賦能貫穿產業鏈始終。2025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8.21萬畝,預計產量17.91萬噸,科技貢獻率超過65%。

鏈條鍛造,從田頭到餐桌無縫銜接

  在占地1067畝的加工物流園區,9家龍頭企業正將田間鮮品轉化為高附加值商品。金康脫水的辣椒干、昆侖紅的番茄醬暢銷海內外,園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8%,年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

  冷鏈物流體系如動脈般連接產銷兩端。27家保鮮庫經營主體形成6.09萬噸靜態儲存能力,30.49萬立方米庫容保障蔬菜“鎖鮮”外運。從供港基地的菜心到新疆餐桌的辣椒,全程冷鏈讓高臺蔬菜跨越時空限制。

  “加入合作社后,種的辣椒直接進保鮮庫,價格翻了一番。”種植戶楊愛軍感觸頗深。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模式,全縣3萬余農戶被納入產業鏈條,成為產業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品牌崛起,高臺味道香飄全國

  “高臺黑番茄”地理標志產品展臺上,深紫色的果實吸引著客商目光。近年來,全縣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79個,創建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級著名商標8個,12個企業品牌入選“甘味”目錄。

  高臺縣建成的全國3萬畝綠色原料基地里,10個質量追溯點守護著“舌尖安全”。98%以上的蔬菜監測合格率,讓“高臺菜”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從新疆、青海到浙江、廣東,高臺蔬菜香飄萬里。

  2024年,全縣蔬菜全產業鏈產值達23億元。當上海市民品嘗著脆嫩菜心,廣東主婦選購著黑番茄醬,西北戈壁的富民故事,正隨著清甜的蔬菜滋味傳向遠方。(段 海)

  中國張掖網高臺訊 晨光熹微,高臺縣南華鎮義和村的廣袤田疇早已蘇醒。華裕鼎盛農業有限公司的千畝基地里,鮮嫩的菜心、芥蘭在工人嫻熟的采收中堆滿菜筐。這些凝聚著祁連雪水與河西走廊陽光的蔬菜,經分揀、預冷、裝箱,即將跨越千里,次日清晨便能出現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每天穩定向上海發送約2000件貨品。”公司生產主管曾小留穿梭在菜壟間,身后是已收獲六成的第二茬蔬菜。通過整村流轉1600畝土地,采用水肥一體化與輪作種植技術,這里出產的精品蔬菜以每件80至100余元的價格熱銷華東市場。

  華裕鼎盛的繁忙景象,是高臺縣蔬菜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依托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獨特資源,這座河西走廊上的農業強縣,正將“菜籃子”工程打造成富民增收的“金鑰匙”。

科技賦能,戈壁灘上建起“綠色工廠”

  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科技的力量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7211畝智能溫室與2.3萬畝露地基地構成龐大的“綠色工廠”,130余臺先進農機穿梭作業,5處智能化育苗大棚為全縣輸送優質種苗。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測著4個示范溫室的溫光水氣,猶如為蔬菜生產裝上智慧大腦。

  “我們今年已引進85個蔬菜新品種。”縣經作站負責人介紹。從68個辣椒品種到13個葉菜良種,從集約化育苗到平作水肥一體化技術,科技賦能貫穿產業鏈始終。2025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8.21萬畝,預計產量17.91萬噸,科技貢獻率超過65%。

鏈條鍛造,從田頭到餐桌無縫銜接

  在占地1067畝的加工物流園區,9家龍頭企業正將田間鮮品轉化為高附加值商品。金康脫水的辣椒干、昆侖紅的番茄醬暢銷海內外,園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8%,年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

  冷鏈物流體系如動脈般連接產銷兩端。27家保鮮庫經營主體形成6.09萬噸靜態儲存能力,30.49萬立方米庫容保障蔬菜“鎖鮮”外運。從供港基地的菜心到新疆餐桌的辣椒,全程冷鏈讓高臺蔬菜跨越時空限制。

  “加入合作社后,種的辣椒直接進保鮮庫,價格翻了一番。”種植戶楊愛軍感觸頗深。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模式,全縣3萬余農戶被納入產業鏈條,成為產業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品牌崛起,高臺味道香飄全國

  “高臺黑番茄”地理標志產品展臺上,深紫色的果實吸引著客商目光。近年來,全縣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79個,創建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級著名商標8個,12個企業品牌入選“甘味”目錄。

  高臺縣建成的全國3萬畝綠色原料基地里,10個質量追溯點守護著“舌尖安全”。98%以上的蔬菜監測合格率,讓“高臺菜”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從新疆、青海到浙江、廣東,高臺蔬菜香飄萬里。

  2024年,全縣蔬菜全產業鏈產值達23億元。當上海市民品嘗著脆嫩菜心,廣東主婦選購著黑番茄醬,西北戈壁的富民故事,正隨著清甜的蔬菜滋味傳向遠方。(段 海)

編輯:鄭明圓
最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