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甘州
守好百姓"養老錢"!甘州區人社局筑牢社保基金安全屏障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2025年07月18日 15:09

分享到:

  中國張掖網甘州訊 為切實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線,守護好群眾的“養老錢”“救命錢”,甘州區人社局始終將社保基金安全管理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民生使命,以“零容忍”態度嚴把基金管理各環節關口,全面提升基金監管效能,確保基金運行安全規范。

強化制度建設,筑牢基金安全“防護網”

  針對社保基金管理風險點,甘州區人社局健全完善基金管理制度體系。修訂完善《甘州區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辦法》《社保經辦機構內部控制規程》等核心制度,明確基金征繳、存儲、支付、核算等各環節操作規范,細化崗位權責清單,實現“崗責清晰、流程可控、責任可溯”。建立基金安全定期研判機制,每月召開基金風險防控專題會,分析經辦數據、核查疑點問題,對待遇發放、參保登記、轉移接續等關鍵業務開展風險評估,提前預警潛在風險。

嚴把經辦關口,織密基金監管“防火墻”

  在社保經辦全流程中落實精細化監管措施。嚴格待遇資格審核,整合大數據比對、社區認證、上門核查等方式,對養老金領取資格進行動態核驗,重點排查重復領取、虛假參保、冒領待遇等問題,今年以來已完成疑點數據核查2203條,追回違規基金26.9萬元。規范基金支付流程,實行“初審、復審、終審”三級審核制度,對大額待遇支付、特殊群體參保等業務實行雙人復核、領導審批,確保支付憑證真實、數據準確、手續齊全。強化基金賬戶管理,嚴格執行社保基金“收支兩條線”規定,規范銀行賬戶開設、使用和核銷流程,定期與財政、銀行對賬,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科技賦能監管,提升風險防控“精準度”

  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基金監管智能化水平。上線社保基金智能監控系統,設置待遇發放異常、參保信息變動等監控指標,對經辦業務實時掃描、自動預警,今年已通過系統捕捉風險線索37條,均已核查整改到位。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與公安、民政、醫保等部門建立信息比對機制,定期核查參保人員戶籍變動、死亡注銷、醫保報銷等信息,及時停發不符合條件人員待遇,從源頭杜絕基金流失。

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廉潔關”

  常態化開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組織經辦人員學習《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等法律法規,觀看基金違法違紀案例警示教育片,開展廉政談話28人次,強化“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公開基金監管舉報渠道,通過政務網站、經辦大廳公示欄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對舉報線索及時核查反饋,形成“社會監督、群眾參與”的共治格局。(劉霞)

  中國張掖網甘州訊 為切實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線,守護好群眾的“養老錢”“救命錢”,甘州區人社局始終將社保基金安全管理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民生使命,以“零容忍”態度嚴把基金管理各環節關口,全面提升基金監管效能,確保基金運行安全規范。

強化制度建設,筑牢基金安全“防護網”

  針對社保基金管理風險點,甘州區人社局健全完善基金管理制度體系。修訂完善《甘州區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辦法》《社保經辦機構內部控制規程》等核心制度,明確基金征繳、存儲、支付、核算等各環節操作規范,細化崗位權責清單,實現“崗責清晰、流程可控、責任可溯”。建立基金安全定期研判機制,每月召開基金風險防控專題會,分析經辦數據、核查疑點問題,對待遇發放、參保登記、轉移接續等關鍵業務開展風險評估,提前預警潛在風險。

嚴把經辦關口,織密基金監管“防火墻”

  在社保經辦全流程中落實精細化監管措施。嚴格待遇資格審核,整合大數據比對、社區認證、上門核查等方式,對養老金領取資格進行動態核驗,重點排查重復領取、虛假參保、冒領待遇等問題,今年以來已完成疑點數據核查2203條,追回違規基金26.9萬元。規范基金支付流程,實行“初審、復審、終審”三級審核制度,對大額待遇支付、特殊群體參保等業務實行雙人復核、領導審批,確保支付憑證真實、數據準確、手續齊全。強化基金賬戶管理,嚴格執行社保基金“收支兩條線”規定,規范銀行賬戶開設、使用和核銷流程,定期與財政、銀行對賬,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科技賦能監管,提升風險防控“精準度”

  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基金監管智能化水平。上線社保基金智能監控系統,設置待遇發放異常、參保信息變動等監控指標,對經辦業務實時掃描、自動預警,今年已通過系統捕捉風險線索37條,均已核查整改到位。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與公安、民政、醫保等部門建立信息比對機制,定期核查參保人員戶籍變動、死亡注銷、醫保報銷等信息,及時停發不符合條件人員待遇,從源頭杜絕基金流失。

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廉潔關”

  常態化開展基金安全警示教育。組織經辦人員學習《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等法律法規,觀看基金違法違紀案例警示教育片,開展廉政談話28人次,強化“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公開基金監管舉報渠道,通過政務網站、經辦大廳公示欄公布舉報電話和郵箱,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對舉報線索及時核查反饋,形成“社會監督、群眾參與”的共治格局。(劉霞)

編輯:鄧瑞
最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