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 >> 山丹
“硒”引健康 “智”造效益——山丹縣解鎖1+1>2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2025年07月14日 11:29

分享到:

  中國張掖網山丹訊 硒土蘊寶,智農聚力。坐擁得天獨厚富硒土壤資源的山丹縣以智慧農業為重要引擎,推動“富硒資源”與“智慧技術”深度融合,通過這一模式激活產業內生動力,讓蓬勃的產業動能持續轉化為產業提質增效、農民穩步增收的生動實踐,一幅鄉村振興的鮮活圖景正逐步展開。

  時值盛夏,在山丹縣清泉鎮南灣村綠色富硒蔬菜智慧化示范基地,連片種植的西蘭花經雨水洗刷,更顯青翠飽滿。趁著晴好天氣,工人們手持采收工具、背著菜筐,穿梭于整齊的田壟間,將一棵棵成熟的西蘭花進行收割、搬運、分揀、裝箱,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在這片富硒土地上今年實行了智慧化水肥一體化管理,種出來的西蘭花比較飽滿,色澤也比較好,朵形比較結實、緊密,很受廣大客戶喜歡,主要銷往東南亞國家以及港珠澳大灣區,預計頭茬再有兩三天就全面采收結束。”山丹縣華盛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徐烯介紹。

  目光轉向毗鄰的地塊,另一番繁忙景象映入眼簾。頭茬富硒西蘭花剛剛采收完畢,工人們便緊鑼密鼓地進行第二茬幼苗的移栽作業。起壟、覆膜、定植,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確保種植出高品質的富硒西蘭花。這種一年兩茬的種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為農民帶來了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山丹縣華盛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徐烯說:“我們現在正搶抓有利時間,在第一茬采收結束的基礎上,定植第二茬西蘭花苗。目前已經定植了700多畝地,預計在7月中旬定植完2400畝西蘭花苗。”

  山丹縣富硒西蘭花優異的品質,正是源于富硒土壤的天然滋養與智慧農業的科技賦能。走進智慧農業大廳,巨大的電子屏如同“中樞神經”,實時掌控全局。土壤墑情、溫濕度、光照等關鍵參數躍然屏上,生長模型精準預判最佳采收期,鎖住營養與風味巔峰。科技之力在此將“靠天吃飯”轉為“知天而作”,奠定了富硒西蘭花高品質的基礎。

  “近年來,我們大力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節水、節肥、豐產、增產方面成效明顯。我們緊盯富硒、智慧、綠色,從引品種、推技術、建基地、擴規模、優質量、增效益入手,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示范研究工作,深化拓展農業發展空間,著力破解增產增收密碼,助力鄉村振興。”山丹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連瑞說。

  沃野流金,硒土生輝,智耕丹城,豐景如畫。近年來,山丹縣依托天然富硒土壤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通過突出稀有特有資源優勢,持續拓展農業“六個空間”,通過引進企業規模化種植、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等措施,高標準打造清泉鎮富硒綠色智慧農業示范點,切實提高富硒土地農產品附加值,使特色產業真正托起群眾的“致富夢”,有力助推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馬尚群 王旭輝)

  中國張掖網山丹訊 硒土蘊寶,智農聚力。坐擁得天獨厚富硒土壤資源的山丹縣以智慧農業為重要引擎,推動“富硒資源”與“智慧技術”深度融合,通過這一模式激活產業內生動力,讓蓬勃的產業動能持續轉化為產業提質增效、農民穩步增收的生動實踐,一幅鄉村振興的鮮活圖景正逐步展開。

  時值盛夏,在山丹縣清泉鎮南灣村綠色富硒蔬菜智慧化示范基地,連片種植的西蘭花經雨水洗刷,更顯青翠飽滿。趁著晴好天氣,工人們手持采收工具、背著菜筐,穿梭于整齊的田壟間,將一棵棵成熟的西蘭花進行收割、搬運、分揀、裝箱,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在這片富硒土地上今年實行了智慧化水肥一體化管理,種出來的西蘭花比較飽滿,色澤也比較好,朵形比較結實、緊密,很受廣大客戶喜歡,主要銷往東南亞國家以及港珠澳大灣區,預計頭茬再有兩三天就全面采收結束。”山丹縣華盛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徐烯介紹。

  目光轉向毗鄰的地塊,另一番繁忙景象映入眼簾。頭茬富硒西蘭花剛剛采收完畢,工人們便緊鑼密鼓地進行第二茬幼苗的移栽作業。起壟、覆膜、定植,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確保種植出高品質的富硒西蘭花。這種一年兩茬的種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為農民帶來了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山丹縣華盛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徐烯說:“我們現在正搶抓有利時間,在第一茬采收結束的基礎上,定植第二茬西蘭花苗。目前已經定植了700多畝地,預計在7月中旬定植完2400畝西蘭花苗。”

  山丹縣富硒西蘭花優異的品質,正是源于富硒土壤的天然滋養與智慧農業的科技賦能。走進智慧農業大廳,巨大的電子屏如同“中樞神經”,實時掌控全局。土壤墑情、溫濕度、光照等關鍵參數躍然屏上,生長模型精準預判最佳采收期,鎖住營養與風味巔峰。科技之力在此將“靠天吃飯”轉為“知天而作”,奠定了富硒西蘭花高品質的基礎。

  “近年來,我們大力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節水、節肥、豐產、增產方面成效明顯。我們緊盯富硒、智慧、綠色,從引品種、推技術、建基地、擴規模、優質量、增效益入手,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示范研究工作,深化拓展農業發展空間,著力破解增產增收密碼,助力鄉村振興。”山丹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連瑞說。

  沃野流金,硒土生輝,智耕丹城,豐景如畫。近年來,山丹縣依托天然富硒土壤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通過突出稀有特有資源優勢,持續拓展農業“六個空間”,通過引進企業規模化種植、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等措施,高標準打造清泉鎮富硒綠色智慧農業示范點,切實提高富硒土地農產品附加值,使特色產業真正托起群眾的“致富夢”,有力助推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馬尚群 王旭輝)

編輯:趙燕丹
最新相關新聞